近日,國防科大參與研制的中國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車在長沙磁浮快線上跑出了160.7km/h的速度,刷新了短定子磁浮列車的世界記錄;標志著我國中速磁浮交通系統已具備工程化應用條件。
一勤天下無難事,如果問世界上哪條路最長,科研人員肯定深有感觸。他們腳下從來只有短暫停歇,永遠走不到盡頭,日復一日的忙碌著、堅守著,這個“五一”國際勞動節,就讓我們將目光投向基層科研人員 跟隨他們的腳步...
面對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何科學防疫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反復實驗和效果評估才能得出最優解。國防科大系統工程學院平行仿真團隊,攜手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湖南大學國家超算長沙中心、構建了一個不見硝煙...
連日來,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無數國人的心。廣大科研人員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努力用科技力量來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日前,國防科技大學系統工程學院大數據與復雜網絡研究團隊同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一起...
一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戰爭正在進行!1月23日,國防科技大學系統工程學院與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共同組建新型冠狀病毒大數據交叉學科研究平臺,為新型流行病研究和防控貢獻科學力量。 參與該平臺組建的是...
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國防科技大學榮獲5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包括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主持項目)、二等獎4項(包括3項主持項目、1項參與項目)。
因為太過低調,以至于在信息如此發達的時代,他們頭頂無數顯赫榮耀卻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就是這樣一個由國防科大第六十三研究所十余名科研人員組成的小團隊,填補了我國衛星通信抗干擾領域的歷史空白,承擔了迄今為...
2019年12月20日11時22分,國防科技大學領銜研制的我國天基網絡低軌試驗雙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載CZ-4B火箭成功發射,雙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該系統由玉衡號、順天號兩顆空間路由器試驗衛星組成,...
5G本質上是一種連接技術,它不僅連接人和人、人和機器、人和物、機器和物,還可連接各種各樣的應用,它能帶動云計算、邊緣計算、增強現實、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蓬勃發展,并在應用中對信息和價值賦...
一提起波浪,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波瀾壯闊的海面或一望無垠的浪花,而海洋上無處不在的波浪,正是絕佳的能量提供者! 今天,小編向你介紹國防科技大學智能科學學院尚建忠教授、羅自榮教授及其博士團隊研發的自適應反轉...
“我愿把黨和國家教給我的知識貢獻給我們的國家,我們的軍隊;我愿為我國的國防建設貢獻青春,為共產主義事業貢獻一生。” 今年四月,國防科大信息通信學院基礎通信網絡系舉辦主題黨日活動,為張引發過政治生日。...
1999年11月20日,20層樓高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搭載著中國第一艘宇宙飛船“神舟一號”奔向宇宙,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起步,20年過去, 一代代航天人的奮斗、成長和接力...
2019年11月15日,科睿唯安公布了ESI最新統計數據,統計期為2009年1月1日-2019年8月31日(10年8個月)的論文數據。
六十年傳承至今,參與臨近空間飛行器、航母艦載機、衛星發射基地測控等多項研究任務,培育出中國工程院院士范國濱、航天領域首位女院士姜杰、全軍一等功臣反導專家陳德明等一大批杰出人才……這支隊伍就是空天科學學...
近日,亞洲仿真會議(AsiaSim2019)在新加坡舉行。亞洲仿真學會Gary Tan主席為國防科大系統工程學院軍事建模與仿真系教授黃柯棣頒發亞洲仿真學會會士,表彰他為亞洲仿真學會及推動仿真科學與技術...
近日,亞太空間合作組織(APSCO)微小衛星大賽在西安西北工業大學落下帷幕。國防科技大學參賽隊從來自亞太地區不同國家的35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摘得頭籌,獲得唯一的一等獎。
近日,國防科技大學QUANTA團隊聯合信息工程大學等國內外科研機構,提出了量子計算模擬的新算法,開發了通用量子線路模擬器,在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上的測試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谷歌近日發表于《自然》關于量...
“大海呀,你全是水” 全是水的大海可以干嘛呢? 食鹽?魚蝦?可燃冰? 那你能想到有一天你的相機也會進(海)水嗎? 如果把這種電池裝在攝像設備上,長期安置于水底,大家看到的“海底世界”紀錄片和科學家們的...
高超聲速研究接連取得重大突破,國內耐溫等級最高隱身材料制備成功,多重氟化策略研究成果在《自然·材料》上發表……連日來,國防科技大學空天科學學院自主創新捷報頻傳。習主席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激勵著...
2017年院士增選結果日前公布,國防科技大學劉澤金、王振國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至此,該校在近5屆院士增選中先后有7人當選“兩院”院士,全校院士已增至30名。這一喜人景象,反映出該校實施的“高層次...